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新播场,作者:新播场,授权Soraor转载发布。
AI,被认为是短剧降本增效的重要工具。
近日,有消息称抖音文娱已组建全新团队入局“AI编剧”,试图以AI为切口,通过技术驱动创意、撬动新增长。
事实上,“AI编剧”的赛道上早已挤满了人。早在几年前,爱奇艺和优酷就开始了布局。
只是在短剧编剧主要依靠传统网文编剧资源的大背景下,AI编剧将会对行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又能否成为短剧“造血工具”?
1月13日,有消息称抖音文娱已组建全新团队入局AI编剧,该项目由抖音文娱负责人陈都烨带队。
陈都烨是字节体系内的一员“老将”,曾担任过今日头条营销中心总经理、巨量引擎营销副总裁等重要职位。2023年,他转岗负责抖音文娱,并迅速成为推动内容创新的核心人物。
在陈都烨的带领下,抖音文娱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内容策略:通过算法驱动优质内容生产,快速捕捉用户需求,并以精细化运营提升内容分发效率。
在过去几年,这一模式为抖音文娱赢得了巨大的成功。此次AI编剧团队的成立,以AI为切口,显然是“技术驱动创意,AI撬动新增长”这一模式的延续,也是对字节内容生态的进一步升级。
在业内看来,字节跳动这次的选择并不令人意外。
无论是抖音、西瓜视频,还是更早的红果短剧,字节都积累了大量行业资源和用户基础。尤其是红果短剧,凭借免费模式和精准算法的结合,一度以“性价比”打动用户,在短剧赛道上异军突起。
然而,免费模式虽能积累流量,却难以避免对传统编剧资源的高度依赖,而资源的局限性恰恰是内容行业的天花板。因此,AI编剧成为字节在内容生产领域布局的下一个重点,使得技术创新为突破瓶颈带来了可能性。
据悉,字节内部目前至少有三个团队在围绕AI技术展开短剧创新,从文字大模型到视频大模型的全面覆盖。这其中,代号为“Flow”和“Ocean”的团队,分别专注于文本生成与影视技术,而最新的AI编剧团队无疑是对这一体系的又一重要补充。
对于抖音来说,短剧作为一种高粘性内容形式,具备拉长用户使用时长的显著优势。
然而,短剧市场的核心问题在于生产成本高、内容供给不足。
短剧行业近年来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
一方面,观众的口味逐渐变得挑剔,优质内容的需求持续上升;另一方面,制作方也面临着预算和效率的双重压力。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监管的加紧和市场的内卷,以往“十万元拍部短剧”基本不存在了。一部优质短剧从剧本创作到后期制作,成本往往高达数十万元甚至百万级,而内容质量的不可控性则让投资风险进一步增加。
AI编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寄予厚望,作为短剧内容的“造血工具”,它不仅是一场技术升级,更是流量焦虑下的应对之策。
通过大语言模型(LLM)的支持,AI可以在短时间内生成多个剧本创意,并自动标注情感变化、角色动作等关键信息,为编剧提供高效的辅助工具。这不仅有望降低创作成本,还可以显著提高生产效率,让短剧行业有能力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
这是一个“从0到1”的想象力空间。显然,相比于直接进行内容生产,字节更愿意做那个“卖铲子”的人。
AI编剧最大的优势,在于效率和规模。
传统编剧需要花费数月打磨一个剧本,而AI只需几分钟便能直接生成作品。这对成本敏感、内容消耗量巨大的短剧行业来说,无疑是一场革命性的创新。
以昆仑万维推出的AI短剧平台SkyReels为例,它集成了从剧本创作到视频生成的全流程。依托于海量的短剧数据集和优化的大语言模型,用户只需输入一个大纲或关键词,系统就能生成完整的剧本,包括细化的分镜和角色设定。
这种“一键生成”的能力,显然能帮助平台迅速填补内容需求的空白。
AI编剧这条赛道,已经成为各路玩家的新战场。
同为互联网大厂的爱奇艺和优酷,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布局。
优酷的AI编剧项目已经进行了两年的研发,其编剧大模型曾短暂开放给业内编剧试用,虽然效果仅勉强过关,但已能提供多个创意方向。而华策影视则抢先一步,在2023年9月正式上线编剧大模型,率先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这些头部玩家的共同特点是,通过资本、技术和资源的整合,试图用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占领行业制高点。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玩家的加入,关于“短剧到底缺不缺AI”的争论也变得激烈起来。
一方面,AI带来了效率和成本的革新;另一方面,好的剧本从来离不开人类对情感和故事的理解。
而AI在剧本创作中仍有明显的局限。业内编剧对AI的评价相当一致:“它的内容不出错,但也不出彩。”这一点,几乎成为AI剧本的普遍问题。
AI生成的剧本经常出现情节平庸、人物脸谱化的问题。比如在某些内测中,AI会将所有角色的对话设计得过于公式化,缺乏层次和真实感。这种“模板化”创作不仅难以打动观众,还会让内容显得千篇一律。
正如一位编剧所说:“一个故事没有情感的起伏,就像是一碗没有盐的汤。”
此外,AI编剧的灵活性和创造力也存在瓶颈。在复杂叙事、人物弧光以及文化细节的把控上,AI的表现远不如人类编剧。尤其是需要通过潜台词表达深刻情感的场景,AI往往显得“用力过猛”或“表达生硬”。
为了“藏拙”,创作者们只能选择简单叙事和轻量特效,暂时规避AI难以解决的瓶颈。
事实上,短剧或许不缺AI,但缺懂得用AI讲好故事的人。AI编剧的真正潜力,或许并不是取代人类。
一些编剧表示,AI的“效率补位”可以帮他们快速迸发创意,尤其是在剧情结构和情节设计的初步阶段。例如,AI可以一次性提出七八个情节发展方向,编剧从中挑选或调整,再深入打磨。
这种方式,不仅减少了创作的重复劳动,还让编剧能够更专注于故事本身的深度。
AI在内容创作中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未来,随着数据集的进一步优化和模型算法的精进,AI或许能够从“快”转向“深”。这不仅需要技术的进步,也需要行业的深度参与——用更高质量的数据训练模型,增强AI对情感表达和文化差异的理解。
与此同时,短剧行业也需要重新定义AI的角色:不是工具的完全依赖,而是创意的放大器。只有当AI和人类编剧形成真正的协作,短剧的创作流程才能在效率与深度之间找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