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抗体发现依赖动物免疫或大规模文库筛选,效率低、成本高,且对某些难靶标无效。
  • 现有的AI抗体设计方法(如RFdiffusion)在实验命中率(hit rate)通常低于 0.1%,难以脱离高通量筛选。

Chai Discovery 团队发布了一个叫 Chai-2 的新AI模型,用来设计抗体分子(抗体是用来对抗病毒、癌症等的药物成分),也就是医学和生物技术中常用的特殊蛋白质。

Chai-2 的关键特点是 零样本学习(zero-shot) 和 高命中率设计,对抗体设计领域带来了重大突破。

即模型不需要对每一个新的抗体设计目标进行大量的训练数据输入。它能“从零开始”理解并设计新的抗体,只要给定一个目标蛋白,它就能通过已有的知识生成有效的抗体。

它利用多模态生成架构,结合原子级结构预测和生成建模,实现了“零样本”抗体设计。Chai-2 可在没有迭代实验的前提下,仅用两周时间完成从目标设定到分子生成、合成与验证的完整流程,且命中率超过 15%,远超行业标准。该成果显示分子工程正从依赖经验的方法转向可控、确定性的生成策略。


它厉害在哪里?

  • 不需要反复实验:传统的抗体设计要反复试错,他们这个模型只要一次输入,就能设计出很多有效的分子。
  • 效率超级高:原来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做的事,他们两周就能搞定。(提升超 100 倍)。
  • 命中率不错:测试 50 个目标,最终有超过 15% 的分子“命中”成功,已经很高了。
  • 在miniprotein设计中达到了68%的实验命中率,并可达皮摩尔(picomolar)亲和力。
  • 靠AI就能做:他们用的是一个非常先进的AI系统,不光理解分子的结构,还能“自己想出来”怎么设计。

未来应用与愿景

  • 可望实现按需生成表位特异性结合体,促进双特异抗体、抗体药物偶联物等复杂疗法的快速开发。
  • 支持设计非传统生物药物如环肽、酶、小分子等。
  • 致力于将生物学转变为“工程学”——从经验性发现迈向可控、可编程的分子设计

Chai-2 模型

模型架构

  • 多模态全原子生成模型(Multimodal All-atom Generative Model)
  • 两个核心子模块:

    • Chai-2d: 设计子模块,用于从目标蛋白和表位直接生成抗体序列和结构。
    • Chai-2f: 折叠子模块,用于预测蛋白三维结构、评估结合质量。
  • 全原子级别设计:不仅考虑氨基酸序列,还考虑空间结构与结合界面原子级互补

🧬 支持多种设计格式

  • VHH(单域抗体)
  • scFv(单链可变片段)
  • mini蛋白(非抗体但能结合靶标的小型蛋白)

功能亮点

实验结果与评估

通过一次性输入 50 个靶标,Chai-2 生成分子,实验命中率超 15%,整个流程仅需 2 周,无需迭代优化或高通量筛选。

Chai-2 在 抗体设计mini蛋白设计 两个方向上均进行大规模实验验证。

🧪 抗体设计任务

实验设置:

  • 52个全新目标蛋白(无现成抗体记录)
  • 每个靶点最多设计并测试20个抗体(scFv或VHH格式)
  • 实验方法:Bio-Layer Interferometry(BLI)测定结合能力与亲和力(KD)

  • 相比传统抗体生成方法(<0.1%命中率),提升 两个数量级以上
  • 所有设计仅通过一次实验轮次完成验证,无需迭代筛选。

mini蛋白设计任务

  • 目标数:5个,包括 PD-L1、IL7Ra、InsulinR、PDGFRβ 和 TNFα。
  • 实验:每个目标设计20-25个mini蛋白,使用BLI测定。

命中情况与亲和力示例:

  • 平均命中率 >68%
  • TNFα 为结构难度极高靶标,为首次成功的AI设计命中。

为什么他们的成功率这么高?

因为 Chai-2:

  • 不仅设计结构,还预测效果:它不是瞎猜,而是结合三维结构模拟和筛选。
  • 能设计不同种类的抗体:包括常见的小型抗体(scFv)、骆驼抗体(VHH)、迷你蛋白(miniproteins)等。
  • 可以控制细节:可以指定目标的位置、抗体的样式,甚至能设计同时作用于人类和动物的抗体(跨种属设计)。

举几个例子说明:

✅ 案例1:对抗TNFα(一个非常难的目标)

  • TNFα 结构复杂,以前从未有AI成功为它设计出结合物。
  • Chai-2 设计出的抗体成功粘住了它,而且是首次实现!

✅ 案例2:抗体“双版本”设计

  • 对同一个目标蛋白(CCL2),Chai-2 分别设计了两种抗体(scFv 和 VHH),靶向不同位置,结果两个都成功了

✅ 案例3:跨物种抗体

  • 科学家让 Chai-2 设计能同时结合人类和猴子的同一种蛋白。
  • 结果真做到了:设计出的抗体能同时“粘住”两种物种的目标蛋白。

他们还做了哪些检查来确保抗体“靠谱”?

  • 专一性检查:抗体只粘它应该粘的目标,不乱粘别的蛋白。
  • 安全性指标:AI会提前评估设计是否有可能引发免疫反应(免疫原性)。
  • 稳定性评估:是否容易变性或聚集,这关系到能不能做成药。

如需使用 Chai-2,请访问:https://www.chaidiscovery.com/product

技术报告:https://chaiassets.com/chai-2/paper/technical_report.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