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窄播,作者:李威,授权Soraor转载发布。

AI成为2025年首个财报季的主旋律。在互联网大中厂的财报和业绩会上,人们会听到各种有关AI的业务进展陈述,像拼多多一样基本没有提及AI的互联网大厂是一种异类。而在这些带着硝烟味的数据和陈述背后,有两条不一样的AI发展路径选择。

一条路径是去争夺AI时代囊括一切的超级入口。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大航海故事,也是阿里、腾讯、字节的野心所在。阿里巴巴未来三年投向投向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的3800亿元,和腾讯为元宝砸下的资源与流量,都是为这个野心支付的成本。综合实力最强的人往往都会瞄准同一个至高点。

另一条路径是融合AI,为当下的业务寻找未来时代的落脚点。这种打开方式稳妥但不性感,相对第一条路径要更「本分」。选择这条路径的企业往往在综合实力上不如前者,但也是所处垂直领域中的大厂,也想要拿到AI时代的船票。

这类企业的共性是:目前更聚焦用AI提升自身业务的效率;面向AI时代进行探索时更倾向于放大自己的长板;对开源大模型接纳程度更高;以及在AI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上不追求超配。具体到每家企业,则会根据自身优势积累的不同,在AI的发展和投入上呈现出不同的心态,选择不同的发力点和发力时间。

第二条路径也为我们提供了在这个财报季关注美团、快手、美图、拼多多四家企业AI业务进展的主视角。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希望结合四家企业的财报数据、业绩会内容与既有业务基础,来拆解出他们如何在同一个象限中走出的不同探索曲线。

强调进攻的美团也想要未来入口

四家企业中,美团在这个财报季展现出了探索AI业务的最强烈意愿。美团CEO王兴在业绩会上用了十几分钟时间来谈美团在AI方面的战略布局,并明确指出,美团「对于AI的策略是进攻,而不是防守。」这也印证了他此前在内部沟通会上所说,要把科技作为自己未来十年的新关注方向之一。

王兴将美团的AI战略划分成了三方面:日常业务运营、既有产品优化和原生AI产品研发。其中,日常业务运营和既有产品优化两方面的AI化探索,不会承载美团的进攻任务,更多是继续巩固自身的业务优势,为真正进攻的发起建立更加稳固的大后方。

从财报数据上看,美团外卖、即时零售、到店业务虽然都面临不同程度的竞争,但都展现出了较强的韧性。2024年来自核心本地商业的营收达到2502.47亿元,同比增长21%。相比快手、美图、拼多多,美团在既有核心业务的优势更稳固,面临的竞争压力更小。

稳固的本地商业优势被带到AI时代,已经能够帮助美团顺利拿到AI时代的落脚点。相应的,美团一定不只想成为一个AI时代本地商业能力的供应商,而是想要抓住技术更新的契机,实现自身的突破。这也是为什么王兴会在业绩会上说出:「预测未来最好的方式是创造它。」

原生AI产品才是美团的主攻方向。在王兴的介绍中,这个产品会是一个覆盖美团所有服务的「私人助手」,依靠美团在本地生活领域中多年积累的运营经验和履约能力,通过AI能力的加持,为每个用户提供更个性化、更高效的本地生活服务体验。

这个愿景,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美团在依靠本地生活的优势,参与到对AI时代超级入口的竞争中。这也会发挥出美团本地商业业务的更大价值。如果不能掌握AI时代的超级入口,那美团只能是一个等待被调用的API,资本给到其业务的想象空间仍然会比较有限。

对超级入口的觊觎,也让美团在四家企业中表现出了最强的投资意愿。王兴指出,为了打造每个用户的「私人助手」,美团要增加资本支出,打造自己的大语言模型。2024年,美团的研发投入是211亿元,在GPU方面投入了数十亿。未来会持续扩大对这些关键领域的投资,在2025年保持「可观」的资本支出。

如果对比美团对海外业务投入的表述口吻,就更能凸显其对AI投入的进攻态势。海外业务是王兴未来十年的新关注方向之一。美团在财报中提到,2025年美团将为海外业务分配比2024年显著更多的财务资源。

但显然,王兴在业绩会上对海外业务投入的表述显得更谨慎。他说,美团的海外业务会专注外卖配送,逐步扩展其它业务。短期内,美团将专注市场调研和一些试点项目,不会在小象超市等业务的海外拓展上进行过于激进的投资。

发力视频生成,快手跟上了节奏

快手也在利用AI升级既有的业务。快手将AI能力全面开放给平台的广告主和电商商家,为他们提供视频营销、素材生成、智能直播等能力,帮助他们提升在快手上的经营效率。同时,也在利用大模型提升内容分发的精准度。总的来说,这些提升都是对既有业务盘子的优化。

相比美团在本地商业上的绝对强势,快手在新视频领域面临着更激烈的竞争。也因此,快手解决落脚点问题的优先项是继续保持自己在新视频领域的第一梯队地位,这是其能够带到AI时代的核心优势。

如果将视频生成大模型看作是未来视频创作的核心环节,那么拥有可灵大模型的快手就已经拥有了AI时代在视频领域的话语权。但这个话语权的大小,很大程度上会取决于快手能将可灵大模型的领先性保持多久。这需要可灵在商业化和模型能力上进行更多提升。

在2024年Q3财报发布时,程一笑表示,可灵的单月流水超过千万人民币,在商业化层面符合预期。这次财报公布的信息显示,可灵AI的全球付费用户保持了比较高的续费率。截至2025年2月,可灵的累计收入超过1亿元,成为很多AI内容创作者和艺术家选择的视频创作工具。

就像快手CEO程一笑在业绩会上所说,视频生成大模型对快手的价值在于,「让每个普通人都有机会打破行业和文化壁垒,成为受全球用户喜爱的艺术家、创业者,实现创意生产力的工具平权。」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聊天机器人上表现温吞的快手,反倒在视频生成大模型上抓住机会,以果决的动作快速建立起领先优势。快手需要用可灵来激发出社区的更多创作活力,然后将这种内容层面的活力,转化为AI时代的商业竞争力和产品生命力。

可灵帮助快手在这波AI浪潮中找到了位置,但这其中也会存在不确定性。

程一笑就考虑到,在AI技术发展并逐步成熟的进程中,市场必然会有冷热周期的变化。这些因素共同导致快手在AI领域的策略更求稳。快手会强调在未来三年加大资本支出和研发投入,也会强调增长规模的可控。其中,快手会配合可灵的商业化变现进度,动态地调整和增加可灵在推理算力方面的支出。

美图在AI应用上建立竞争力

快手能够选择利用视频大模型为自己建立进军AI时代的桥头堡,因为其当下在新视频领域还有深厚的积累。新视频本身的流量生态,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电商生态,足够支撑其参与到视频大模型的竞争中。

相较而言,退回到影像与设计领域的美图更多是在依赖工具类产品的会员付费支撑整体收入,缺乏大模型研发所需的足够深厚的商业生态。美图的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美图影像与设计产品业务收入为20.9亿元,占比超过6成。

这决定了美图在AI时代的定位首先是一家工具产品公司。美图CEO吴欣鸿认为,已经有的用户规模,17年来沉淀的技术,特别是算法和工程方面的能力,以及对美学和用户的深度洞察,让美图在AI应用领域有了很强的竞争力。

美图能够带到AI时代的核心资产就是这些产品化能力。美图要做的就是将这些能力与AI技术结合,让自己能留在AI影像与设计工具的牌桌上。

因此,美图给自己在AI时代的定位是「模型容器」,即择优整合市场最优模型,快速将先进的AI技术应用于产品。这个定位绕开了大模型研发,降低了美图在研发投入方面的数量级。财报数据显示,美图2024年研发投入为9.1亿元,其中,视觉大模型训练费用约为1.4亿元。

但是,缺乏自有大模型能力支撑,也会给美图带来挑战。一方面,大厂可能通过模型能力的跨越式发展,快速摧毁工具产品的竞争壁垒;另一方面,不够深的垂直场景创新,很容易遭遇来自初创企业的借鉴。

夹在大厂与初创企业之间,美图需要通过更深度的场景化垂直创新,建立工具的付费吸引力和竞争壁垒。美图介绍的开拍的案例也验证了这一点。美图通过这款聚焦口播视频创作的产品,帮助用户全链路完成AI写稿、题词器、眼神校正、口误修复、一键包装,吸引了100万月活用户。

不提AI的拼多多,在为AI抢供给

四家之中,只有拼多多的财报和业绩会没有提及AI。这家公司在这个财报季仍然聚焦于电商业务的增长。在拼多多所处的电商领域,AI早已成为一门显学。阿里正在试图依靠AI重建自己的电商优势,并且逐渐成为资本市场眼中的科技公司。京东投入线下场景的同时,也会提及自己在AI领域的布局。

我们认为,拼多多并不是不重视AI。2023年,就有消息称拼多多年薪百万招聘大模型人才。不久前的消息显示,拼多多内部在研发电商推荐大模型团队,负责人为原百度凤巢的核心成员。拼多多也在利用AI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电商交易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在更早之前,黄峥畅想的下一阶段的拼多多,就是一个将网络虚拟空间和现实世界紧密融合在一起的多维空间。它将是一个由分布式智能代理网络(而非时下流行的集中式超级大脑型AI系统)驱动的「Costco」和「迪士尼」(即集高性价比产品和娱乐为一体)的结合体。

后来黄峥在宣布辞任拼多多董事长的股东信中又指出,传统的以规模和效率为主要导向的竞争是有其不可避免的问题的。要改变就必须在更底层、根本的问题上采取行动,要在核心科技和其基础理论上寻找答案。他之后的目标就是去探索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

无论是分布式智能代理网络驱动的「Costco」和「迪士尼」结合体的实现,还是传统竞争模式的改善,都会需要AI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是AI作为下一个时代最底层的技术支撑所决定的。只不过,现在的拼多多需要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对优质供给的争夺中,为AI时代的电商行业探索建立更稳固的基础。

目前AI与电商结合实践更多集中在旧有营销系统的升级上,但是这更像是一个过渡阶段。如果AI电商有新的交互形态出现,那么对旧有营销系统的升级可能会在下一阶段失效。电商平台真正能够带到AI时代的资产是能够强绑定的供给。

拼多多当下在商家权益改善、新质商家扶持以及供应链深度变革方面的投入,就是在绑定这种供给。让自己与电商供给的绑定,像美团与本地生活供给的绑定一样强。这样在AI电商浮出水面的过程中,拼多多就能够依靠这些供给,保证自己留在牌桌上。

最终,我们可以从美团、快手、美图、拼多多四家企业身上发现:从互联网时代向AI时代的过渡中,自己手中掌握的既有资源决定了一个企业或产品能否在新时代落脚,以及其进入新时代的方式,而这个方式又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这个企业或产品在新时代的成长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