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职位数量真的跌到了五年来的最低点吗?[译]
你好,我是 Gergely,这是一篇来自 The Pragmatic Engineer Newsletter 的加更内容。我的每一期文章都会从工程经理和高级工程师的角度,分享关于大型科技公司和初创企业的人才市场、行业趋势以及相关洞见。
在开始前需要先说明:虽然本文统计数据看起来对“软件工程师市场”不太乐观,但也并非全行业都一片惨淡。我们在近期的另一篇报道中谈到,仍有一些细分领域对人才的需求量比以往更高,更多信息可参考《初创与成长型公司招聘市场现状——从猎头角度观察》。
Indeed 数据:软件开发岗位数量大幅下降
招聘网站 Indeed(在美国和部分其他国家都是规模最大的职位聚合平台,也会抓取其他网站的招聘信息)发布了一组有趣的数据,展示了网站上“活跃的软件开发类职位”数量的变化趋势。总的来看,形势并不算好:
自 2020 年 2 月起,Indeed 就开始分享活跃职位数量的汇总统计,并将 2020 年 1 月的职位数量定为基准 100%。下图(及数据)显示,相对于 2020 年 1 月,软件开发岗位的数量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在 Indeed 上的软件开发类岗位数已经回落到 2020 年中(疫情期间)类似的水平。数据来源:Indeed via FRED
具体来说,以下是现在软件开发岗位与 2020 年初相比的变化:
- 只剩下 2020 年 1 月时约65%的岗位量(也就是减少了 35%)
- 相比 2022 年中期最高峰时,岗位量跌去了约3.5 倍
- 相比 1 年前,岗位量下滑了8%
Indeed 同时也跟踪其他国家的市场情况。加拿大的走势和美国几乎一致。而英国、法国、德国和澳大利亚的情况则略有不同:
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澳大利亚的软件开发岗位趋势。数据来源:Indeed via FRED
从图中能看出,整体趋势都在下滑,但澳大利亚的软件工程岗位数却比 2020 年还高一些,是这里面唯一没有跌回甚至低于 2020 年水平的国家。
和其他行业相比呢?
如果把所有行业的岗位数量放在一起对比,会发现什么呢?下面这张图给出了全行业职位发布量,以及软件开发职位发布量的对比:
所有行业的职位 vs. 软件开发职位对比。数据来源:Indeed via FRED
总体来看,现在(2025 年 2 月)Indeed 上的所有行业的活跃岗位数要比 2020 年同期高出约 10%。但软件开发类的岗位数却比那时低了 35%。而像销售、金融、市场营销等行业,跟软件开发一样,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2020-2025 年销售、金融、市场、软件开发类岗位在 Indeed 上的发布趋势。数据来源:Indeed via FRED
和 2020 年相比,2025 年这些领域的岗位数变化大致如下:
- 全行业:+10%
- 银行与金融:-7%
- 销售:-8%
- 市场营销:-19%
- 软件开发:-34%
另外,餐饮和旅游业的岗位数量也比 2020 年少了 18%。
结论:软件开发类的岗位经历了“先快速上涨、再大幅回落”的大起大落。其他行业大多没有像软件开发这样在 2022 年时急剧飙升,然后又在 2024-2025 年大幅下滑。 下面这张图对比了软件开发和银行业在 2020-2025 年的岗位走势,两者都出现了类似的“过山车”现象,只不过软件开发的波动更加明显。
银行与金融 vs. 软件开发在 2020-2025 年的岗位发布量对比。数据来源:Indeed via FRED
而从全行业与软件开发的比较来看,软件开发明显要弱于整体市场:
全行业职位 vs. 软件开发职位在 2020-2025 年的对比。数据来源:Indeed via FRED
为什么软件开发类岗位会骤降?
数据确实显示,软件开发岗位的发布量显著下滑。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 生成式 AI(GenAI)的影响目前来看,AI 尤其是大型语言模型(LLM)对写代码这一环节的帮助非常大。编程本身对于 LLM 来说就像是“为 AI 量身定做”的任务:相较于人类语言,编程语言要更“规则化”且结构更简单。代码有非常多的高质量开源样本可以供训练(比如 GitHub 上的各种项目)。程序员可以立即识别 AI “幻觉”(错误代码或不合逻辑的建议),并及时纠正;自动化测试和编译也能快速发现并排除错误。调查显示,约 75% 的工程师已经在日常工作中使用过 AI 辅助编程工具(参见《软件工程师 AI 工具使用现状》)。因此,一些公司可能觉得,既然 AI 工具能让现有的工程师更高效,那么就可以先暂停或放缓招聘,看看能不能以较少的人手完成既定工作。
- 利率上升的宏观环境从 2022 年开始,全球范围利率上调的浪潮使得很多经济活动成本上升,风投(VC)也变得更加谨慎,初创公司的融资明显减少。大环境不再支持大规模“烧钱”招人,一些公司因此放缓招聘或缩减规模。但这并不能完全解释为什么微软、Meta、亚马逊、谷歌这样已经高度盈利的大公司也在放缓招聘,甚至裁员。
- 科技行业对突发变化的反应往往比其他行业更加剧烈从疫情时期的大举扩招,到现在大面积地缩招,科技行业的波动要比传统行业来得快、更极端。上面也提到,银行业和科技业都有类似波动,但软件开发的波幅尤其明显。一种解释是,很多科技公司在 2020-2022 年阶段“招疯了”,以至于到现在还“人员过剩”,导致新岗位需求一时难以上升。
- 软件工程被认为不再是“瓶颈”?比如 Salesforce 曾提到,因使用 AI 工具带来了 30% 的工程师效率提升,所以他们暂时不会增加工程团队人数,转而把资源投到销售岗位上(因为他们有新的 AI 产品要卖)。从 Salesforce 的做法看,“工程瓶颈”似乎有所缓解。
- 2021-2022 年“过度招聘”后仍在“消化”许多公司在那两年一股脑儿地招人,随后在 2023 年经历了一系列裁员。如今的招聘放缓也意味着很多公司觉得自己暂时人员充足。
- 小团队的高效性有一些公司的人数很少,但依然做得非常好:Linear只有 25 名工程师,却为超过 1 万家企业提供项目管理工具,公司的策略就是“小步慢招”;Bluesky只有 13 名工程师,却能支持 3000 万用户,且其 Web、iOS、Android 三套应用可以共用一套代码,这就让研发进度非常敏捷。再加上现代化技术栈的成熟(比如 TypeScript 同时可用于后端 Node.js 和前端/移动端 React 或 React Native),加上 AI 辅助工具让跨栈学习更加容易,小团队似乎做事更灵活,高度扩张的“人海战术”不再是唯一选项。
- Indeed 的数据是否全面?也可能是 Indeed 在软件工程这块的抓取没那么全面。一些大公司的招聘可能只在官方渠道或特定平台发布,并未同步到 Indeed。此外,许多初创公司会在专门的创业者平台(如 Y Combinator 的 Workatastartup)上发招聘,也不一定会在 Indeed 出现。不过,整体趋势还是说明软件开发岗位的数量大概率下降了,只是具体比例和行业分布可能并没有图表里显示的那么夸张。
接下来会怎样?
数据显示,2023 年是过去 20 年里软件工程师人数首次出现下降的一年,主要是因为裁员。
2023 年软件工程师人数首次下滑。来源:《软件工程市场现状》
大多数预测都认为,2025 年的科技行业增速会比较低,肯定没有 2011-2021 年那段时间那么火爆。未来可能有几种走向:
- 小团队在 AI 助力下变得更具生产力这是一个乐观 scenario。LLM 等工具大幅提升个人和团队效率,反而会催生更多软件团队或初创公司,因为少数人就能做更多事。许多传统行业也会考虑把外包的开发工作收回到内部自己做。
- 行业停滞或萎缩这是悲观 scenario。假设公司并不因为生产力提高而创造新的软件或开拓更多市场,而是选择用更少的人做同样的事。那么软件工程师需求就会进一步减少。但考虑到市场上仍有很多“软件空白”可挖掘,不少行业信息化改造空间仍然很大,这种“全面萎缩”的情况不太可能成为主旋律。
- LLM 让“非开发者”也能更轻松开发软件A) 出现大量“用自然语言就能生成可用应用”的新创业比如 Replit 等公司都在试图让不会写代码的人,也能基于 AI 直接构建软件。B) “业余”或“业务部门”开发出来的 AI 生成软件,一旦成功,就会需要专业工程师来接管和完善这会为熟悉 AI 工具并能指导或改进 AI 代码的工程师创造更多机会。
- AI 对大公司的招聘策略造成不确定性大公司可能抱着观望态度,不想盲目继续招很多人;初创公司则发现小团队高效的优势,没有必要像过去那样盲目“扩招求快”。
因此,许多大公司在今后可能不会像以前那样高速增长工程师团队规模;初创公司也不会盲目扩张。剩下的一个悬念是:如果真有大量“非专业开发者”在 AI 的帮助下快速搭建软件,这些新项目里是否会出现“爆款”,从而又需要大量专业工程师来维护和扩展?如果是,那对工程师而言反而是新的机会。
以上就是软件开发岗位大幅下滑的可能原因和对未来的预测。总结来说,确实有明显的数据支撑“软件工程岗位缩减”这一结论,但背后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宏观经济、AI 工具对开发效率的提升、以及近几年各公司在招聘上的大起大落。接下来,会不会因为 AI 的普及带来新一轮对开发者的需求增长,值得持续关注。
想了解更多?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订阅我的 Newsletter,每期都会有类似的行业洞见和趋势分析。我目前的 Newsletter 在 Substack 技术类订阅榜上排名第一,期待你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