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苹果分析师郭明池透露,苹果正在积极探索人形与非人形机器人的研发,并将其视为未来智能家居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消息紧随苹果发布的一篇研究论文,该论文探讨了人类与“非拟人化”机器人(如皮克斯风格台灯)的互动方式。

尽管苹果的研究仍处于早期概念验证阶段,但郭明池指出,这项研究为未来的消费机器人提供了重要技术参考。他预计,苹果机器人的大规模生产可能要到2028年才能实现,这一时间表与苹果汽车项目的早期阶段类似。

image

图源备注:图片由AI生成,图片授权服务商Midjourney

苹果此次研究的独特之处在于其高度透明性,这与公司一贯的保密风格形成鲜明对比。郭明池认为,苹果选择公开研究成果,部分原因是为了吸引顶尖工程师加入其机器人项目。近年来,机器人行业面临人才短缺问题,尤其是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公开研究成为企业招聘的重要手段。

研究论文中特别强调了“非拟人化”设计,旨在将机器人研究与传统人形机器人区分开来。郭明池表示,苹果更关注用户如何与机器人建立感知,而非机器人的外观。这意味着传感硬件和软件将成为苹果机器人技术的核心。

苹果的机器人研发可能涵盖多种形态,从全人形家务机器人到带有机械臂的智能家居设备。目前,泄密信息显示,苹果更倾向于开发类似智能家居显示器的非人形机器人,而非复杂的人形机器人。这一选择被认为更为现实,因为家用机器人市场尚未成熟,消费者对高端人形机器人的接受度仍存疑。

与此同时,工业机器人领域也在积极探索人形机器人的家用化路径。包括1X、Figure和Apptronik在内的多家公司正致力于将工业机器人技术引入家庭场景。然而,价格和可靠性仍是主要挑战。以苹果Vision Pro的高价为例,家用人形机器人的成本可能更高,市场普及仍需时日。

苹果在机器人领域的谨慎态度与其在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上的成功形成对比。尽管硅谷曾多次尝试推出家用机器人但屡屡失败,苹果仍希望通过技术创新开辟新市场。未来几年,随着更多泄密信息的披露,苹果机器人项目的进展将成为科技界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