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成性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未来几年内,电子废物的产生量可能会显著增加。据一项全球研究分析,预计到2030年,人工智能相关的电子废物将从2023年的2600吨飙升至250万吨。这一数字相当于全球85亿人口每人抛弃近两个 iPhone,令人对环境影响深感担忧。

image

图源备注:图片由AI生成,图片授权服务商Midjourney

生成性人工智能的快速成长,迫使硬件和芯片技术频繁更新,这导致了大量电子设备迅速过时。这些被淘汰的设备中,往往包含有毒金属如铅和铬,它们不仅危害健康,还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此外,许多旧设备中还含有黄金、白银和铂等贵金属,尽管这些材料可以回收,但电子废物的激增却使得回收变得更加困难。

研究团队来自中国科学院和以色列里赫曼大学,他们在10月28日于《自然计算科学》期刊上发表的文章中指出,电子废物的总量可能在2020到2030年之间积累至120万到500万吨。他们提到,地缘政治的影响,尤其是对半导体进口的限制,以及为了降低运营成本而快速更换服务器的趋势,都可能加剧这一问题。

研究还发现,北美地区(美国和加拿大)将承担超过一半的未处理电子废物,预计达到58%。而东亚地区(包括中国、韩国和日本)将贡献25%,欧盟及英国则占14%。美国对高端 GPU 对中国的销售限制也将对环境产生影响,迫使中国的数据中心使用过时的服务器模型,这不仅降低了计算效率,还了对物理服务器的需求。

此外,研究团队还提出了解决电子废物问题的建议。他们建议实施循环经济战略,以期将电子废物的产生量减少86%。具体措施包括延长 AI 相关硬件的使用寿命、重用过时的 GPU、CPU 和电池,发展更高效的计算算法,并提高芯片的计算效率。

划重点

🌱 到2030年,人工智能相关电子废物预计将达250万吨,意味着每人将丢弃近两个 iPhone。

💻 频繁的硬件更新使得现有设备迅速过时,导致大量有毒电子废物产生。

♻️ 通过实施循环经济策略,可将电子废物减少86%,亟需关注环保与资源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