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AI新榜,作者:石濑,授权Soraor转载发布。
新世相或许是当下国内AI圈最会“整活”的内容公司。
从撬动行业多方资源打造第一届AI艺术节(AIAF)、到邀请1万个年轻人用AI写遗嘱,这些在AI圈甚至普通用户中引起过广泛讨论和关注的案例,都出自新世相之手。
第一届AI艺术节以“爱恨情仇”为主题,征集平面影像作品,最终收到1942幅投稿,100幅作品入选。入选作品中,有相当多来自金融、餐饮等多个行业的非职业创作者。
AI遗嘱则延续了新世相以往的共写遗嘱活动。三年前,新世相曾邀请5000个年轻人面对镜头读遗嘱;如今,超过1万人在AI陪伴下完成遗嘱的写作,不仅参与人数翻了一番,AI的加入还让原本枯燥的预设问答程序变成了多元的互动式对话。
和AI对话后,有人意识到自己已经足够幸福,有人通过墓志铭发现了自己一生最想要的生活,也有人感叹“很有意义,以后每个月写一份勉励自己”。目前新世相的AI遗嘱推文阅读量已破10万,转发分享达2000多次。
新世相是AI领域的新面孔,但对新媒体人来说,新世相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2015年,新世相公众号上线。以公众号为主要阵地,新世相陆续打造出了晚安短信计划、逃离北上广、丢书大作战、佛系青年等现象级话题及事件IP。
伴随着这些现象级事件的大规模传播,新世相及其自带强烈文艺气质的Slogan——“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也在互联网上成功破圈。
从一个公众号到成立MCN、探索中视频、孵化消费品牌“躺岛”“AAAD”,再到2024年入局AI,基于围绕AI发起的活动和事件,正式设立AI创意厂牌“新世相AI”。
作为一家成立近10年的内容品牌,新世相终于将自己的内容触角延伸到了科技领域。
在眼下这波AIGC浪潮中,新世相AI如何通过内容“改变潮水的方向”,我们和新世相创始人张伟、新世相联合创始人杨远骋聊了聊。
「新世相AI」的诞生
新世相AI由张伟和杨远骋牵头设立。
杨远骋在进入新世相之前,曾创办街旁App,也参与过饭否和聚美优品的创业,互联网和技术背景出身的他目前是新世相AI的主导者。
新世相AI之外,杨远骋还运营着一档名叫“十字路口Crossing”播客,如今在小宇宙上已积累1.8万的订阅粉丝,在运营上相对独立,杨远骋表示这“作为一种交朋友的办法”,可以帮助新世相曝光在尽可能多的可能性之下。
AI新榜:新世相为什么要做AI?
杨远骋:我们做AI有两个方面的考虑。首先,我们是一家持续生产图文和视频内容的公司,一直在尝试使用各种工具和形式来创造内容。因此,当AI出现时,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如何将它应用在内容创作上。
其次,新世相是一个挺爱折腾的公司,一直在尝试各种新渠道和新技术,想看看这些新东西能够创造出什么样的新的业务形态。
AI新榜:什么时候开始布局AI的?
杨远骋:我们在大约2019年,上一波AI技术浪潮的时候,就建立了一个叫做“新世相AI实验室”的内部系统。
这个系统有好几十个功能,其中两个非常有趣:
一个是利用AI从全网收集和筛选了几十万条真实用户故事,存在系统里,供内容团队使用。2017年九寨沟发生了7.0级地震,借助系统积累的亲历者回忆汶川地震的故事,编辑在24小时内迅速完成了一篇阅读量超千万的热点稿件。
第二个功能是文章标题评分。通过机器学习分析微信上的几十万个标题和对应的文章打开率,让AI对我们取的标题进行评分,预测哪些标题更受欢迎。即使到现在,行业里最常见做法还是编辑或作者写几个标题丢群里投票。
AI新榜:生成式AI兴起后,新世相是什么时候入局的?做了哪些有趣的尝试?
杨远骋:去年年底,我们开始正式探索生成式AI。包括发起第一届AI艺术节,鼓动更多普通人创作。因为我们发现,今天的AI虽然可以做很多事,但它最直接影响的其实是艺术创作、和各种各样的自媒体创作。
同时,我们为这个艺术节设定了一个有趣的主题:爱恨情仇,因为这是人类所有创作的母题。
在发起这个艺术节时,我们联合了许多合作方,包括国内比较知名的大模型公司Moonshot和MiniMax,以及一线投资AI的机构如真格基金、线性资本等。目前首届AI艺术节评选结果都出来了,国庆节期间在北京798艺术区完成了展览。
我们还做了一个项目叫“AI遗嘱”。这个项目鼓励年轻人写遗嘱,因为死亡是日常生活中不想触碰的话题,但轻轻触碰一下可能有好处,思考死亡可以更好地理解生活。
项目上线之后数据也不错,两三天时间内就达到了快7000多人,目前已有超过10000人参与。
AI新榜:在决定进入AI领域之前做了哪些准备,有做过调研吗?如果有,能否分享一些发现?
张伟:我们没有进行过严格意义上的行业分析,但我和Koji(杨远骋)两个人看到了很多新的好玩的事情正在不断发生,新世相内部在平面,视频策划、拍摄和后期上也都已经普遍地使用AI辅助创作了。
一方面,我们身边有很多人投身AI,有人做模型公司,有人做toC应用,也有人做toB应用,其中一些创业者,不管是从用户规模、影响力,还是营收表现上都做得很好。
另一方面,我们认识的一些创作者也开始使用AI来创作内容,其中一部分人之前并不从事这个行业,但他们都非常积极地用尚不成熟的AI技术和工具,做各种各样的尝试。
反倒是很多内容行业的人虽然都在关注AI,但真正动手的人不多。AIGC领域很多活跃的创作者,都不是过去在图片/影像生产领域很活跃、甚至有影响力的那批人。
AIGC浪潮会带来新的一批内容偶像,我觉得这件事在小圈子里已经发生了。围绕AI创作的一些活跃的小圈子,很多被称为“大神”的人,他们过去确实是“Nobody”,但现在在这个领域已经受到认可,拥有一定号召力,也有自己的代表作。
AI新榜:能举一些代表性的案例吗?
杨远骋:我有两个印象很深的例子。
一是,一个叫邓理的朋友,他用AI做了一系列效果非常惊艳的时尚品牌秀场模拟,把迪奥、香奈儿、爱马仕的秀场搬到各种各样大开脑洞的奇怪地方去演绎,这个系列在小红书上制造了大量爆款。
二是,AI在内容营销上的应用。可口可乐做了一个全球性Campaign叫“未来3000年”。具体创意是请AI预测3000年后,可口可乐应该是什么样的口味、配方和包装,而且真的做出来放在市场上去售卖,同时还做了一系列配套的交互动画App和小程序。
当时我看到这个案例的时候,就觉得它很有趣,同时意识到AI在增强品牌的未来感、促进消费者互动和提升内容趣味性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新世相AI」的探索与商业化
新世相AI成立以来,已陆续打造多个项目,并且部分项目已开启商业化。
每个项目立项后,都会指定具体的团队和PM负责,但新世相并没有在内部专门成立一个AI团队。
张伟认为,现阶段专业的AI内容团队并不存在,对内容公司来说,现在做AI需要的并不是技术能力,而是产品研发思维,以及用户理解、选题洞察、运营思维和传播思维等内容行业里最基本的能力。
新世相将这种AI辅助内容创作形容为“AI增强内容”,在此基础上探索AI对内容生产、传播以及用户运营的增强。
AI新榜:围绕“AI增强内容”,可以举一些例子吗?你们是怎么理解的?
杨远骋:拿AI遗嘱这个项目来说,我们之前也做过两三次的同类型项目,在生成式AI出现之前,我们只能提供十个预设问题供用户填写。
生成式AI出现以后,AI可以扮演陪在你旁边的一个循循善诱、引导式发问的角色,和用户共同撰写遗嘱。
AI的加入,让整个过程变成了一个对话,这就是AI增强内容的能力。
在AI的引导下撰写遗嘱,每次都会随机出现新的问题
张伟:大家在思考AIGC未来的时候,想象的都是和现在截然不同的创作局面。现实情况是,目前很多AI视频和图片生成平台提供的体验,还达不到商业化的标准。
所谓的“AI增强内容”,其实讲的是用AI增强我们的内容能力、生产能力、沟通能力和运营能力,作为一种辅助的方法。
AI确实带来了新的可能性。我认为内容行业既受到AI技术行业发展的限制,又从中受益。大公司的发展可能会带来和现在内容行业完全不同的业态,但现在肯定还没有出现。
但内容行业最终依靠的是判断、洞察和题材这些东西的独特性带来差异化。技术的发展最终会使机会变得平等。就像短视频一样,有人早有人晚,但当它成为入门级的基础技能时,每个人的机会又会变得平等。
长期来看,AI可能会在不同内容公司之间带来时间差,但它并不是最终的“破局点”。
AI新榜:你们觉得新世相做AI内容有什么优势?
杨远骋:不管是做内容、消费品,还是做一个像“逃离北上广”那样的事件,核心逻辑都是将一切视为产品来开发。换句话说,就是从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出发,洞察他们的需求、愿望和喜好。
不同的只是产品交付的形式。
我觉得这个是新世相一直以来最擅长的东西,和用户站在一起,擅长发现“潮水的方向”——时代最大公约数的情绪,并通过内容和共同行动来和用户建立连接与陪伴,提供情绪价值。
所以当说到AI的时候,我倾向不要把它想象成一个庙堂之上的技术,而是思考今天的用户到底需要什么,在过去没有AI的时候满足不了的需求,现在有了AI,我们如何满足这些需求、或是做得更好。
AI新榜:“爱恨情仇”AI艺术节项目中,普通用户的参与度如何?
杨远骋:首先肯定还是专业用户更多了。但这里所谓的“专业”不是指艺术家式的专业,而是这些用户可能用AI用了好几个月,对这些工具比较熟悉。
另一个案例也许可以更好地说明。我们参与发起过两期Video Battle视频挑战赛。其中一期我们邀请了李诞担任出题人,他给出的题目是“蛋”,参赛者需要基于蛋的形状使用AI工具创作5秒视频。
最后提交上来的作品,很多视频从“蛋”是万物孕育的起点出发,但也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创意,展现出超越我们预设命题的新的解读视角。
新世相,赞1062
这期Video Battle有几百人参加,最终入选的创作者不超过100位。短片展示了每位入选创作者的职业身份以及他们使用AI的时间,你会看到许多创作者并非艺术家,其中一些人才接触AI没几天,甚至还有护士和学生参加。
AI新榜:相比以往的事件策划,新世相AI的项目在执行上有什么差异之处吗?
杨远骋:新世相很多共同行动式的选题都有技术支持。例如丢书大作战,我们总共“丢”了几万本书,每本书都有一个独立的二维码,你可以跟踪这本书在世界上的漂流轨迹。
技术一直是我们内容策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说这次AI有什么不同,唯一的不同就是要知道AI作为新工具的边界是什么。
AI的变化也很大,此时此刻能做的事情和三个月前、六个月前都不同。就像大家今年年初的时候,看到Sora还觉得石破天惊,现在AI生成的视频质量已经普遍越来越逼近真实。
AI新榜:新世相AI目前商业化情况如何?
张伟:我们已经开始商业化,但现阶段商业化不是我们的主要目标,更想让大家看到我们能够使用AI作为工具,把这个阶段或大或小的可能性一点点试出来。
AI大规模商业化的可能性,我觉得才刚开始还没有成熟,但我们确实在思考做这件事的策略。
包括我们跟MiniMax合作的探讨AI和艺术关系的视频项目,其实从商业模式上来看,这并不是一个新模式,它无非是新客户。当然新客户有一定新要求,但它不是一个AI带来的模式颠覆式的变化。
新世相,赞662
我个人比较感兴趣的一点是,中国科技公司的toC传播应该怎么做。这里面跟国外相比有一个很大的差距是,怎么样去展示中国科技公司的mission和追求,它们应该怎么样去跟行业、跟用户做新型互动。
AI如果将来真的能够有非常好的商业模式的探索,它一定是广告吗?我不确定,我更倾向于它是toC的。
通往AIGC的未来,
新世相的使命是“情绪平权”
通过内容和共同行动向用户提供“情绪价值”,被新世相视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生成式AI的出现,杨远骋认为这为实现“情绪平权”提供了可能。越来越多的AI陪伴类产品、AI恋人案例的出现,展现出了AI作为倾听者和陪伴者的巨大潜力。
“每间公司都应该从自己最擅长的角度去拥抱AI,对新世相来说,在AI时代的使命是不断追求‘情绪平权’,用AI去看见人们的故事与情绪、去理解更多的‘爱恨情仇’。”杨远骋告诉“AI新榜”。
AI新榜:怎么看未来几年AIGC对内容行业的影响?
杨远骋:我认为创作会变得更加平权。AI将在短视频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创作平权,它不仅可以让个体从零开始发声,而且还能让个体从零开始发出精致而复杂的声音。
无论是写一首歌还是制作一部短片,过去需要花大量时间进行专业训练,但现在你只需要具备一定的敏感度和审美能力,加上一些对AI工具的了解,就能实现这些创作。
放大来看,更多的小众领域会因此得到发展和增强,更多原本难以表达的灵感能够得到充分和良好的表达。
另外,我觉得AI未来最大的一个价值不在经济平权,而在情绪平权。AI单纯作为一个技术,一定会加剧经济的不平等。掌握它的人和不掌握它的人会有天壤之别,这和过去掌握电脑与不掌握电脑、会写字的人和文盲之间的区别是一样的。
但AI和之前的所有工具有一个巨大的不同,它会带来情绪的平等,它能够让每个个体的情绪都被看到,并且被很好的回应,这在过去是完全不可能的。
在这件事上,我觉得AI能做的想象空间还很大,可以做出很了不起的to C产品和服务。
AI新榜:内容供给端可能会迎来一个爆炸式的增长,但消费者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你怎么看这中间存在的供需缺口?
杨远骋:AI不一定会增加消费时间,但它一定会让消费选择变得更加多元。我们刷小红书、抖音,也有AI推荐算法,但这个推荐它是从一个有限的内容池中筛选出最符合你兴趣的东西推荐给你。
今天的推荐算法还是受限于现有的内容供给,而未来可能会出现一种情况:供给可以零成本无限生成,推荐系统就能根据你的喜好实时生成内容。
AI新榜:可以这样理解吗?现在的内容供给其实还没有实现真正的“千人千面”,但生成式AI有潜力可以带来“千人千面”实时生成用户定制化内容的未来。
杨远骋:我觉得现在是“亿人千面”,1亿个人有1000面,因为它只有那么多的内容供给,但未来在一个无限算力成本接近于零的情况,可能做得到“亿人亿面”。
AI新榜:接下来新世相对AI的探索有哪些规划?
杨远骋:我觉得有三方面。
一是继续思考AI怎么能帮我们更好地做内容创作与生产。
二是将我们已有的IP持续做下去。比如AI艺术节,其实做这类AI比赛的特别多,但很多比赛都让人感觉是爱好者圈子自己的小盛会,我们希望做走进更多普通人生活的AI艺术节,尽可能地服务最大公约数的人群。
三是让AI帮我们连接更多用户。像AI遗嘱这样的项目,实际上已经让很多新用户参与到了我们的共同行动里。
AI新榜:作为较早一批探索AI的内容公司,你们对新媒体从业者入局AI有什么建议?
张伟:我认为内容公司在AI上面的技术差异在现阶段是很小的。我们现在做的AI项目,大部分不依赖于真正意义上的技术投入,而是内容产品层面上的落地应用。
所以对每个团队和公司来说,AI也是一次平等的普遍的机会,值得大家认真考虑。
要做AI相关的内容,我觉得除了传统的组织能力、内容选题能力和传播能力之外,最需要做的是深入了解AI工具、它们的用途、哪些人在用这些工具、以及它们的能力和局限性。
不必成为最擅长使用这些工具的人,但至少要成为最了解这个行业正在发生什么的人。